展览名称:七拍&七座城 2018
开幕时间:2018.3.6(星期二)上午10:30
展览地点:汤湖美术馆1号厅、2号厅
展览时间:2018.2.28-2018.3.20
总策划:王心耀
学术主持:冀少峰
参展艺术家(按年龄排序)
七拍:(武汉)
王清丽 余萍 高虹 黄海蓉
王衍茹 刘晓峰 林欣
七座城:
王晓鸣(东京) 谢中霞(北京) 郭燕(成都)
王海燕(天津) 蒯连会(南京) 汤宁容(上海)
薛扬(深圳)
七座城艺术家推介
王晓鸣
(东京)
出生于湖南邵阳
1988年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毕业
1999年日本京都市立艺术大学油画系硕士毕业
现居东京
艺术家、策展人
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外聘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绘画系
第一工作室兼职副教授
东京翼美术研究所所长
艺术在线·国际女画家协会艺术总监
日本美术家联盟会员。
王晓鸣的画多是重复交叠的色块形成的抽象画面,相互冲突,又和谐呼应,或跃动或静止的节奏此起彼伏,浑然天成。画面十分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王晓鸣在天津美院做客座教授时,和她聊天得知她和音乐的缘分来自她的母亲身份。她的三个儿子都从3,4岁开始学习音乐,为此作为母亲的晓鸣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每周至少有三天时间在陪送孩子们学琴,并时常听音乐会。
晓鸣认为:既然音乐是无形无相的听觉艺术,绘画是有形有相的视觉艺术,二者虽构成元素,表达方式不同,但在艺术审美活动中,音乐的音响和绘画的造型可以相感而相通,形成通感。绘画是音乐的裁图,而音乐是播放着的画面。她为了更好地诠释自己对乐曲的理解,用凝重的色彩和厚拙的肌理互相叠压交融,把旋律融入画面。她把这种无法用文字表达的东西又用另一种无法用文字语言表达的形式传达出来了。(孙建平)
王晓鸣《图画展览会》穆索尔斯基 俄罗斯1839-1881
综合材料 画布 200cmX200cm 2012年
王晓鸣《母亲教给我的歌(大提琴)》 德沃夏克
捷克1841-1904 综合材料 画布 45.5cmX53cm 2010年
王晓鸣《诗人之恋》 舒曼 德国1810-1856
综合材料 画布170cmX100cm 2012年
谢中霞
(北京)
出生于江苏沭阳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获硕士学位
现为江苏美术馆
江苏油画雕塑院专职画家。
谢中霞的图像世界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淡淡的宗教情结和纠结心绪。宗教情结使她的视觉叙事充斥着种肃穆和忧郁,纠结心绪也使得视觉表达充斥着一种似与不似、现实与非现实、有序与无序、抽象与具象间陌生又熟悉,亲切平常但又不乏深刻的交织缠绕。谢中霞的视觉表达不仅语义丰富,语言繁杂,但在其多义多样多讲述中也时时流露出的是一种不易察觉的淡然和坚定。一种和纷繁现实的疏离与空寂,一种内心宁静的坚守,及一种挥之不去的淡淡的乡愁及丝丝的忧郁与哀伤。
熟悉谢中霞的人都知道,她内敛含蓄,但绝对有才情,有表达,有态度,有立场。透过其迷人的视觉讲述,不难发现,谢中霞精心编织虚构了一个又一个不间断的失真的场景。它就像一个个舞台剧,因而场域感很强烈,在这个属于一个人的精神场域间,阅读者感知到了谢中霞的激情想象和才情飞扬,体察到了她那秩序性色彩和空间的游走,及穿行在似与不似的图像间的愉悦与自足。简洁的形式,流畅的笔线,淡淡的离别愁绪,无言的忧郁与茫然的期许中,寄语着谢中霞亦真亦幻迷离梦幻般的视觉表述。(冀少峰)
谢中霞《远方的山》综合材料 140cmX68cm 2017年
谢中霞《受伤的人》综合材料 48cmX89cm 2016年
谢中霞《时光机器》综合材料 120cmX68cm 2016年
郭燕
(成都)
出生于陕西
199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生活在成都和温哥华
自由画家。
郭燕是个极其敏感而又不失大气的艺术家,她并不像大多数女艺术家那样执着于自己的女性身份和卿卿我我的情感纠葛,她关心的是人的生存际遇和社会的变迁与冲撞,在她娇小纤瘦的身躯里却有着一颗庞大并充满慈悲的内心。个体经历和生活体悟只是她创作的素材、原料和抽离样本,在她自己的作品中她能够把它们都转化为一代人的生存现实和精神危机,这也是她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当代艺术家不可或缺的素养与能量。
对于艺术家郭燕而言,生活从来都不是生活本身,生活永远在别处,但即便如此那些关乎事业的、亲情的、心灵的、精神的故乡却始终埋藏在她的心里和画中。(梁克刚)
郭燕《没有天空的城市》 布面油画 152cmX366cm 2014年
郭燕《寻光之夜》 布面油画 100cmX150cm 2017年
郭燕《游走的人群》布面油画 120cmX120cm 2016年
王海燕
(天津)
1974年生于青岛
1996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油画专业
2009年毕业于中国美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
曾任教于山东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
现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花主题是我多年喜欢的题材,除了对景写生,我喜欢通过收集那些花素材,如:年画、剪纸、民俗纹样等等进行改造加工和图式的转换,而这个收集整理转换的过程,有时似乎比那些对景写生更令人兴奋,因为除了会从中看到很多好看的形、线条和颜色以外,还会从中读到一些美丽的寓言和象征,而这些人文性的寓意似乎也集结蕴含着一种隐性的力量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可以将想象和梦境无限放大,表现那些超越现实的境遇和氛围,更加极致自由的释放自己并且诠释那些有趣的内容。因此画花的过程,可以不断地编造臆想,将那些不同季节的花,不同寓言的花拼搭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奇妙的空间;在这空间里线条、颜色和光线都会自由地对话,倾诉它们独到的语言。此时自由且放松、神游且奇遇,所以始终乐此不疲地记录符号,抽离再造,想象拼凑,组织经营、传达意趣……而当这些素材和故事被我们转化到画布上之后,它们显现出了有趣并别致的样式、形态和色感,其实折射出我们心里一直期盼的那些真实有趣的调调;或者说我试图打造一个美丽的花境,我希望在此境遇中有很多新奇的东西,很多有趣曼妙的景致,有很多温暖单纯的情感,然后与朋友们闲散地漫步其中,分享愉悦,讨论情节,这便会成为一件非常快乐并有意义的事情。
(王海燕)
王海燕《福寿双全之一》布面油彩 100cmX80cm 2012年
王海燕《富贵吉祥之五》布面油彩 100cmX80cm 2011年
王海燕《月季花开No.6》布面油彩 50cmX50cm 2016年
蒯连会
(南京)
出生于江苏滨海
2004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
2009年获外国美术史博士学位,同年获得江苏省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2010年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工作于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研究中心学术部
2014获得国家艺术基金(CNAF)美术类创作人才资助项目
2016获得国家艺术基金(CNAF)滚动资助项目
现为江苏省美术馆、江苏省油雕院专职画家。
这是一种后革命时代对于我们日常生活逻辑进行追问和反省的一种思考,亦内化着蒯连会的一种精神结构。其实仅就弥漫在她的视觉表达间的色彩、线条、块面、留白而言,或者从媒材的不断改变而言,一种偶然性、碎片化时时侵袭着你,感染着你,若非很强的把控能力,是很难掌握并呈献给阅读者的。其间有控制、有节奏,但又能恰如其分、张弛有度,从而让阅读者看到一个不再以真实性为目标,而是展示一种自我的真实与真诚,画出了自己心中的诉求,并准确地传达出对于这个时代的自我思考。在其抽象的叙事表象下,一种抗拒着日常生活的麻醉的勇气油然而生,扑面而来。透过其极简的视觉语符,她得以不断表现自我、再造自我、深化自我……这是一个有着脱离现实世界的野心,试图用视觉的癫狂和才情来表现一个真实世界的个体美学和人生主张,而弥漫其间的是她对生活与艺术的深度体验和她对自由的追寻。(冀少峰)
蒯连会《春水东流组画1》纸本油画
83cmX58cmX3 2014年
蒯连会《读书笔记之书山有路》纸本综合
24cmX34cm 2016年
蒯连会《白噪音组画 》布面综合
150cmX150cmX2 2017年
汤宁容
(上海)
出生于江苏南京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
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还是那些蔷薇,小朵小朵的,深红色的,既美且艳。然而,花非花。它们是熟悉的,又是十分陌生的。不知道从何时起,它们不再如从前一般安静地停留在桌上,也不再依偎于大大小小的玻璃器皿中,仿佛经历了蜕变,有了新的生命,新的感情和象征。有些蜷缩在透明的袋子下,有些则变成了餐盘中的食物,还有些飘浮到半空……除了蔷薇之外,画布上也出现了更多的光与影,出现了家居陈设,出现了空间。
那是一种不明确的多维空间,既非室内,也非室外,更像一个梦境。看上去仿佛是画家在用她的画笔告诉我们她曾经在梦中所经历的什么。
从这些作品里,我能看出,画家的视角开始转变,由一种倾向自我的心情叙述,转向更深远的情感表达。如果说,以前她画的是自己,那么现在,她更像是一个旁观者,不再张扬,不再壮烈,而是停住脚步,安然地端坐在某处,带着一丝悲悯,细细描摹着花开花落,悠悠地看着这些美好神秘的空间给人们带来的感伤。简洁的画面中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够触动灵魂的力量,仿佛可以穿越时光,抵达无法探究的每一个孤独的瞬息。
我一直觉得汤宁容的画和日本俳句描述的意境有些相似,只不过,她以前画的是“一朵深渊色”,如今则更像是“树下菜汤上,飘落樱花瓣”。我喜欢她的这种改变,精神的内涵超越了女性视角,更具深意。(余颖)
汤宁容《过度保护2》布面油画 50cmX60cm 2016年
汤宁容《逻辑的隐喻》 布面油画 60cmX60cm 2016年
汤宁容《盛宴》 布面油画 50cmX60cm 2016年
薛扬
(深圳)
出生于江苏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油画专业硕士学位
国家一级美术师
现任职于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深圳市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
深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会长。
薛扬有着专业从艺经历和教育背景,亦有着扎实的艺术根底,但伴随着其交游的圈子多是来自当代艺术领域的文化学者、批评家、策展人和艺术家,这使得她的视觉表达较其师辈有着迥异的不同不再有学院艺术的痕迹,代之而来的则是弥漫在其图像叙事逻辑中的问题意识、立场意识、价值认同和批判精神越来越凸显。另一方面,薛扬就像这代大多数艺术家一样,她更加强调从自我的生活经验出发,因而薛扬所描绘的世界绝对又是一个纯粹的个人世界。
薛扬在孤寂的探索中,以自我的微叙事,不动声色地卸掉了父辈或者师辈身上的宏大叙事和苦难与悲情意识,以自我的微体验,于轻松幽默间又消解了50~60一代人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经验,以自我的微表达在文化的多元共生与混搭交融的变局中发出了自我真诚而又极富真情的呐喊。尽管薛扬的呐喊是个人化的,微弱的,但绝对又是一代人的心声。他们抗拒束缚他们的体制与规则,他们逃避或对现实始终有种疏离,他们游离于社会边缘状态,并以边缘人的文化身份参与到激变的社会发展潮流中。但谁又能否认,这不是一股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呢?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未来的艺术大师定从他们中走出。(冀少峰)
薛扬《远处,笛声响起》布面油画 100cmX120cm 2017年
薛扬《时间消失前》 布面油画 120cmX150cm 2017年
薛扬《守望者》 布面油画 120cmX150cm 2018年
(审核:李瑞洪 编辑:柳国良、李菊方)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